《脚下安全那些事儿:你可能忽略的居家防滑陷阱》
老实说,我以前从没把"地面防滑"当回事儿。直到去年冬天,亲眼看见我妈在厨房里踩到水渍滑了个四脚朝天,后脑勺差点儿磕到灶台边缘,那场景现在想起来还让我心有余悸。得,自打那以后,我算是跟地面防滑这事杠上了。
厨房大概是家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。你看看,又是油又是水的,再加上现在的瓷砖都追求那种镜面效果,滑得跟溜冰场似的。我就纳闷了,装修的时候大家都盯着花色款式看,谁在意过防滑系数这玩意儿?反正我当初选砖的时候,销售员叭叭地介绍什么"大理石纹理""进口釉面",防滑性能就轻飘飘带过一句"挺好的"。后来我才知道,瓷砖防滑系数分R9到R13五个等级,普通家装起码得R10起步。可惜啊,等明白过来的时候,我家那亮得能照出人影的瓷砖早就铺好了。
卫生间更是个大坑。别的不说,淋浴房那块儿简直堪比危机四伏的战场。我有个朋友,前阵子洗澡时脚底打滑,整个人砸在玻璃隔断上,结果手上缝了七针。现在他家淋浴区铺了整张防滑垫,墙上还装了两个扶手,活脱脱像个无障碍卫生间。虽说丑是丑了点,但安全第一不是?说到这个,我发现市面上的防滑垫也分三六九等。有些便宜货用不了几个月就开始卷边,反倒成了新的绊脚石。我现在用的是一款带吸盘的硅胶垫,就是边角老是藏污纳垢,每周都得用牙刷使劲刷。
卧室和客厅的地板问题也不小。特别是有老人孩子的家庭,木地板打蜡后那叫一个滑。我妈现在走路都跟企鹅似的——小碎步挪着走。后来我在某宝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地板防滑剂,喷上去能增加摩擦力,效果居然不错。就是味道冲得很,得开窗散半天。话说回来,家里要是铺了地毯确实能防滑,可清理起来真要命。我家猫主子经常把猫粮撒在地毯上,那些碎屑简直像长了腿似的往纤维里钻。
阳台是我最近重点改造的区域。前些天雨季,瓷砖沾了雨水,我端着花盆差点表演了个"空中转体两周半"。现在墙角堆着各种防滑法宝:防滑贴、防滑漆、甚至还有从渔具店淘来的防滑颗粒。你可能要问,至于这么夸张吗?嘿,等你亲眼见过120斤的成年人在平地上摔出个"大"字,就知道这钱花得值了。
说到室外,那些商场门前的光滑石材地面简直就是"暗器"。特别是下雨天,十个路过得有八个得来个"急刹车"。我有次穿平底鞋在商场门口滑出两米远,幸好当时抱住了柱子,要不准得上社会新闻。现在出门看到那种反光的地面,我都不自觉地缩紧核心肌群,跟走钢丝似的。倒是发现个窍门:鞋底纹路深点的鞋子确实更防滑,为此我还特意买了双登山鞋当雨鞋穿,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傻。
老人防滑这事儿更得重视。我奶奶去年就因为地砖太滑摔骨折了,躺了三个月才缓过来。现在她屋里铺满了拼接式防滑垫,走两步就能碰到个扶手。你可能觉得小题大做,但据统计啊,65岁以上老人最主要的家庭意外就是滑倒。这钱真不能省,毕竟医院账单可比防滑垫贵多了。
说到这儿,我整理几个亲测有效的防滑妙招:首先是选对清洁剂,有些多功能的反而会让地面更滑;其次在经常走动的地方摆几条吸水地垫;还有就是定期检查拖鞋的鞋底,磨平了赶紧换。对了,宠物喝水的区域最好也垫个防滑垫,我家猫就曾经把水盆打翻制造过"事故现场"。
说到底啊,地面防滑这事就像买保险,平时觉得多余,出事才后悔没早点准备。现在我看到谁家地面反光得能当镜子用,就忍不住想给人科普防滑知识,活像个行走的防滑安利机器。毕竟,谁都不想在自家地板上演动作大片不是?安全这事儿,宁肯矫枉过正,也别心存侥幸。你说呢?